|
學會 「正名台灣」歌曲賞析 台灣歌仔學會「揭竿」參加五月十一日的台灣正名大遊行,希望關心台灣文化、認同台灣正名運動宗旨的人,踴躍參加我們的行列。
參加遊行的原因 大漁 台灣毋庸置疑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但卻背負中國國民黨的「中華民國」包袱,而這「中華民國」早在1971年,聯合國決議中華人民共合國為唯一中國代表,被逐出聯合國時,實際已在國際間消失。因此逼得「台灣國」在國際間以各種奇奇怪怪的名目「代表」:如中華台北、中華民國在台灣等等,實際上任何「菜籃(CHINA)」字眼(如Republic
of China),國際間都會認為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加上in Taipei或Taiwan也只不過讓外國人認為台灣是中共的一部分而已。台灣人的努力,使台灣成為國際間的重要國家(如經濟實力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熱心),但台灣的亂七八糟國名,卻讓台灣在國際間成為「異形」,使台灣人百般委屈和抬不起頭。現在正值美國布希政府和歐洲聯合議會都支持台灣立場之時,身為台灣一份子,理當挺身爭取以「台灣」名義參與國際事務。
關於「正名台灣」的歌曲與討論
本人也參加台灣正名大遊行,整隊時和遊行路上一直聽你們台灣歌仔學會的「正名台灣」歌曲,本人非常喜歡,本來以為已經學會唱了,但回家後卻很多地方怎麼也記不起來,請問何處可買到錄音帶或CD?我不僅想學,還想介紹別人聽它、唱它呢。 另外,不知如何與作者王振義先生聯繫,敬請順便告知。
廖先生:
我已從台灣古調網站下載了「正名台灣」歌曲,非常謝謝大漁美女小姐。我和朋友聽了歌唱之後,有些疑惑還想請教:
很多關心台灣及台灣文化前途的人,心理上都瞧不起歌仔戲,甚至以台灣有歌仔戲為羞,聽到看到歌仔戲就直想退避三舍﹔重視歌仔戲文化價值和美感意義的,就只有那麼些少數的你我他。這是從事歌仔戲工作的人的心中至痛。 因此之故,當學會要參加台灣正名遊行,我決定寫首歌應景唱之的時候,林江山老師就說最好不要用歌仔調音樂。但我卻很牛的認為,既是台灣歌仔學會名義,就非用歌仔調不可,要不,我就直接寫流行歌來伺候他們。不過,我還是決定要模糊焦點,包裝一下,讓聽眾搞不清那是什麼歌曲,不能讓她們一廳就知道是歌仔戲音樂而充耳不聞。我想如果他們覺得好聽,正足以證明歌仔調有其價值意義,我們的肯定和努力沒有錯。結果遊行當天,很多人都表示很喜歡這「正名台灣」歌曲,不少人問說有否錄音帶或CD賣?如果我不做包裝,赤裸裸的讓他們一聽就知道是歌仔戲音樂,恐怕就不會有那麼多人感興趣啦。這說明藝術的品鑑與情緒的反射脫不了關係。 我的牛脾氣一向喜歡「橫柴gia5入灶」般的直行,不喜歡迂迴的手段。但這一次,我很高興把「正名台灣」作了包裝: 第一段是都馬調,第二段是七字調。 一、我把都馬調和七字調的起點和過點(前奏和過門)樂句全部拿調。起點和過點樂句是歌仔調最明顯的「招牌」,見不到招牌,自然不確知「這是什麼」。 二、第一段都馬調音域嫌低,比較缺乏亢進的氣氛,因此第二段七字調採用比較少見的高韻唱法,不僅比較高亢,而且是鮮明的羽調式(強調6音),還用了少見的「7」音和「4」音,與歌仔戲習慣的五聲音皆不同。聽眾更可能不知是歌仔調啦。 三、都馬調和七字調不同調門,把不同調門的兩個調連接著唱,更是難得一見的手法,更可能讓聽眾不辨東西。 四、不同調門連著唱必須做轉調,我各用兩小節四拍的轉調處理(樂器)。 以上幾點,應該是廖先生覺得不易學唱,覺得調門有點奇怪的原因啦。如果不注意樂器伴奏的那兩小節轉調樂句,前後兩段市很難連接著唱的。 難得廖先生發現問題──這證明廖先生音樂素養很高,也很用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