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育部不要再對台灣人文社會價值施暴

轉貼2004-11-12轉貼

請教育部不要再對台灣人文社會價值施暴
■余德慧
近把個月來,人文、藝術、社會、教育等學界(簡稱「人文社會學科群」)再度為教育部以數量化的方式,要求各大學教師提報他們三年來的各種成就的數量(SCI、專利、研究經費等),感到納悶與不解;這對人文社會學科群來說,很明顯地再度以「體重機量身高」、「以牛頭對馬嘴」的態度,再度對臺灣的人文社會價值施暴。
教育部高教司這種粗糙的作法再度引起人文社會學科群的憤慨,一些不明就裡的學術主管,一方面勸人文學者「忍辱負重」,以免學校經費遭受不幸;一方面也怨人文社會學科群拿不出自己的辦法,莫怪教育部下毒手。
其實,教育部在前次的期刊數量風波之後,大家以為高教司會採用分流處理,因為人文社會學科群不需鉅額的科儀經費,卻需要用一種非常不一樣的方式來培育,可是我們卻看不見,看見的只是各大學以高貴的學術理由,進行教育資源的爭奪戰,而教育部也「從惡如流」,一起撩落去。
人文社會學科群的本質一直是「反科學」,這倒不是惡意的厭惡科學,而是人文的價值生產本身就是與科學反向而行,如果一個社會的人文社會學科群大量「科學化」,其實是該社會的悲劇,因為科學的視野是朝外部的面向發展,講求的是「功」,科學之「功」雖說不能被窄化為「功利」,但是其本質是以廣義的「功利」為核心,這與人文社會學科的內在性價值是不同方向的,後者是各個國家社會的人心,就如同一個國家再怎麼崇尚科學,也不能抹煞英美人民的基督教精神、華人的儒家精神或者中東民族的伊斯蘭教精神。這些「精神性的生產」是無法科學地生產,也不必以經費的功利來誘導。科學的本質在於發展「可見性」,因此,對外在「效標」的制訂往往視為理所當然,求量化、求績效、求成就等等外向運動也是科學活動的主要行動,人文社會學科的「精神性生產」求的是質性的價值,人文的條件以及內在的蘊含(如生命的價值、生活的意義以及存在的價值),因此,各國必須提撥文化經費讓大學的人文學者有空間經營出自己的期刊,而不是投到他國的期刊,因為人文社會的論文是一個國家文化的精神孕育資源,不是拿來與他人作比較的,這方面的論文在國際之間的效用遠低於對本國文化的「水土保持」。日本的大學屢見學風的創設與發展(如京都學派),卻未見近世紀的華人文化有何學風可循,其人文學術危機早已存在多時,若再加上教育部的作法,以科學的外部運動取代人文社會學科的內在性,驅使自己的文化資源「自我殖民」,以西方人文社會的奴性道德作為本土的美德,令人難以接受。
教育部需要有人文思維作為教育政策的背後支柱,若一味以技術解決複雜的文化問題,以操作手段解決價值的問題,只會治絲益棼,徒然殘害文化發展,主事者宜三思。(作者余德慧╱東華大學教授、 澄社社員)自由廣場2004. 11 .12

桑立勤2004-12-17回應

:==> 在 " 轉貼 " 的文章中提到:

在這裡 我們的心聲是否會上達天聽 還是皇帝管不了天下人 可是希望你能知道有人跟你一樣關心我們的台灣 從大學畢業到田裡務農 我的台語進步了 台語是我們的 我們有228事件 沒有文化大革命 我們的人被摧毀 文化依然在 繁體字其實和台語是合在一起的 繁體字是5000年的歷史 我們該增加注音符號 而不是文字 台語的音是「呆議」
我們台灣的教育書 很少做人做事的道理 因為不用考 婚喪習俗不知道 數學100分 並不代表人格100分 我們該重視我們台灣的文學素養 大阿姨的丈夫死了 看到他的喪禮 很難過 非常簡單 他是一個如此好的人 一些古老的簡單排場都不見了 未來是否大家都變成ET 只有大拇指動呢 真是可悲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