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期 1997.6出刊

理 監 事 改 選

  學會已邁入第七個年頭,第七次會員大會改選理監事,並由學會元老林弘猷榮任第四屆理事長。理監事及常務理監事名單如下:
  1.理 事:王振義、林弘猷、林澤源、呂子銘、張蔡文賢、曾子良、楊木明、王營、梅喬發。
  常務理事:林弘猷、王振義、林澤源。
  理 事 長:林弘猷。
  2.監 事:黃天賜、胡鎮箱、紀文傑。
  常務監事: 黃天賜。
新任理事長林弘猷先生為殷實企業家,我們恭賀林先生榮任理事長,也希望在他的領導下,學會更能欣欣向榮。

台語歌樂研習班

  因為甫成立的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莫名其妙」的對學會的經費申請案件一律「不補助」,學會會務工作遭受影響,因此臺語歌樂研習班停辦兩期,只臺語唐詩班仍照常持續的開班教學。
  唐詩班已持續三年不間斷,學員詩學造詣也日日增高,學員屢次在作詩比賽中奪魁;現任老師林榮三先生為詩壇後起之秀,學養俱佳,而且極度關懷臺灣文化,積極襄助學會會務。

歌仔戲暑期班招生

  由教育部指導贊助的暑期歌仔戲研習班,將開設歌仔戲身段班、歌仔戲音樂班、歌仔戲樂器班三班,分別於七月八日起上課,即日起接受報名。(詳情見招生簡章)

學會附屬劇團名稱異動

  學會附屬明聲歌仔戲實驗劇團團名,經理事長和常務理事王振義、林澤源討論結果,決定修改,「明聲」和「實驗」字眼具都刪除,全銜成為「台灣歌仔學會附屬歌仔戲劇團」。刪除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原銜太長,二是「實驗」二字容易與「實習」的意思混淆。
原銜由前理事長王振義主導命名,他之所以主張冠用「明聲」和「實驗」二詞,有他「學究性」的考量,有必要說明一下:「明聲」一詞轉用自「聲明」,「聲明」是印度婆羅門教徒的必修課目,「明」是學問的意思,「聲明」意為「聲學」(「因明」為哲學;「醫明」為醫學),是辨明語言聲調的高低上下,以決定歌唱的一門學問。「聲明」隨佛教傳到中國,對中國的聲韻學、及韻文學發展有極其深遠的影響。學會戲團以「明聲」命名,意味學會戲團的特色,在恢復歌仔戲歌唱講求語言聲調和音樂曲調諧合一致的美感特質。至於「實驗」一詞,目的在標舉學會劇團的另一特色:立基傳統,但卻要超越傳統,提供創新、引渡歌仔戲朝向健康發展的契機。變革或創新都是具有「實驗」意味的工作,故以「實驗劇團」命名。可見「明聲」和「實驗」的名稱,有象徵劇團自我期許和文化使命感的象徵意義在。如今既嫌名稱長、原本意義也容易引起一般人的混淆,因此決定刪除──反正自我期許和目標,是戲團內在的認識,與外在的名稱無干。

青年公園公演「新白蛇傳」

  學會附屬劇團將於六月二十九日上午九點半開始,在青年公園音樂臺,公演由王前理事長編劇的「新白蛇傳」,由臺北市立國樂團主辦。為打響名號,學會計畫緊接著在「二二八紀念公園」、「大安森林公園」、「河濱公園」、三重市大同公園」等地演出;十二月十三日,在臺北縣立文化中心舉行創團三週年公演,然後排練下年度新戲碼。

會訊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